教宗发表《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论及天主子民的礼仪培育

2022-07-09 12:59   基督徒默祷  阅读量:2626

       教宗方济各继去年七月发表了《传统的守护者》(Traditionis Custodes)手谕,在上周三(6月月29日圣伯多录及圣保禄宗徒瞻礼)发表了《我渴望而又渴望》宗座牧函(暂译)(Desiderio desideravi),向全体天主子民分享他对礼仪培育的看法﹑弥撒的神学和接受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下称梵二)文件的重要性,同时邀请全体天主子民按照梵二精神,了解弥撒圣祭的深刻意义,并鼓励教友进行礼仪培育。

       整份牧函共有65段,称是2019年2月圣座礼仪及圣事部全体大会的成果及《传统的守护者》手谕的主旨。在牧函初段,教宗表明「不希望以详尽的方式来处理」有关梵二前[旧礼]弥撒(Vetus Ordo)与梵二后[新礼]弥撒(Novus Ordo)之间的复杂问题,而只是希望藉此信函「带出一些指引,去帮助信友反思和默观基督徒庆典的美丽与真理。」

       教宗指出,在我们回应参与圣祭前,耶稣对每一个人早有渴望:「我们可能并不察觉,但每当我们参与弥撒圣祭,首个原因是,我们被祂对我们的渴望而吸引。就我们而言,最有可能的回应——也可能是最苛刻的——一就是屈服于这种爱、就是容许我们自己被他吸引。

      教宗引用《礼仪宪章》(Sacrosanctum Concilium)强调礼仪是信友汲取真正基督精神的首要泉源,不应让礼仪的举行方式成为分化点。他提醒教友要保全共融,共同欣赏赞叹礼仪的美妙之处。他希望整个教会都能重新发掘﹑保全和活出感恩圣祭内的真理和力量他不希望感恩祭的美,被一小撮人的肤浅短视而破坏,甚至被当成表达特定意识形态的代表。教宗也提及他在2015年写的《福音的喜乐》劝谕,再一次警告教友俗化精神的危险,不要被囚于自身的思想和感觉,自以为是精英,只懂判断别人而忘记了福传。教宗提到只有真正的礼仪才是对抗俗化精神的良药。这礼仪并非虚有其表的礼节,而是内外俱全,透过圣仪帮助我们认罪﹑认识自己的渺小,知道要透过祭坛上的奥迹我们才能获得真理和救赎。为使此良药有效用,我们要时常重新发掘礼仪之美,确保带着正确的精神,跟从《礼仪宪章》的指引和礼规去严谨执行礼仪,不是只为了外在美感而执行,而是希望透过礼仪内充满含意和功能的空间﹑时间﹑动作﹑话语﹑祭服﹑祭器﹑圣乐等等,好让会众能真正感受到和受惠于逾越奥迹。

       紧接着,教宗认为教友应该要惊叹于礼仪本身的内容——耶稣作为逾越羔羊救赎我们,并在弥撒内降临跟我们接触。及后,教宗谴责口里说接受梵二为有效的大公会议,却不接受礼仪改革的教友。教宗引用去年他颁布的《传统的守护者》,重申:「圣保禄六世和圣若望保禄二世跟从梵二法令颁布的礼仪书,是罗马礼的唯一祈祷律。」他又批评不接受新礼弥撒的教友,很多时并不单纯因为旧礼较符合他们的审美观,而是他们本身拒绝认可教会经梵二《礼仪宪章》作的权威决定。他认为这种态度显示他们不接受教会圣统制。教宗害怕这些礼仪分化会导致我们忘记初衷—如何活出礼仪﹑惊叹于礼仪内的奥迹。教宗于是乎提出我们需要认真的礼仪培育。

       教宗引用德国神学家瓜尔蒂尼(Romano Guardini)的话说,如果没有礼仪培育,「礼仪和礼仪文献的改革就不会有多大的帮助」。教宗指出没有好的礼仪培育话,教友就不能受礼仪所培育。他提供多善用学术界累积下来对礼仪的研究,帮助教友学习理解祈祷文及仪式动作的含意和功用。

       教宗也提到,礼仪是整个教会的祈祷,并非圣职人员个人的祈祷。修生要在修院内学习好礼仪的神学,藉礼仪建立祈祷生活,成为司铎后才能好好带领教友进入逾越奥迹。修院内应有模范﹑真诚和活着的礼仪,这样培育出来的司铎,才能在跟不同团体互动时,能因应情况带领他们踏上迈向天主之路。我们也当记得,礼仪的主要目的是赞美天主﹑感恩和服从圣神的引导,跟基督合一,在世上模仿基督。这跟礼仪利用实体物品来进行圣事相呼应。正如天主的创造物表现出祂的爱,耶稣也藉由天主的创造,攀上十字架表现祂对我们的爱,又在祭坛上让神父用面饼和酒转化为祂的圣体圣血来表现祂的爱。

       有鉴于现代人在礼仪内认不出不同仪式的象征,教宗再一次引用瓜尔蒂尼说:「礼仪培育的第一步,便是要使人再一次熟悉象征。」正如我们自身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没有灵魂的话肉体便只是没有价值的躯壳。同样地,礼仪内的符号如果只有外表,但内容遭到忽略的话,也会变得毫无益处。教宗虽然没有明确列出该怎样加深教友对仪式象征的认识,但他认为父母从小教小孩子划十字圣号﹑在弥撒内和圣体前跪下这些都是关键的第一步。即使小孩子未能实时理解背后含义,圣神会藉着这些动作引导他们。

      为了巩固礼仪内带有不同意义的象征,司铎不能任由他们的创意力发挥,不跟随礼规举行礼仪。但同时也不能死板地跟随礼规所有细节,但忘记掉礼规背后的真正动机和精神—让教友感到礼仪内的逾越奥迹。每一台弥撒都有圣神临在让奥迹发生。假如礼仪不跟随圣神的动作进行,不经辨别随便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不同在地元素,那就真正的本地化相违背,堕入主观主义这陷阱。

       礼仪内也并非主祭一个人在举行和参与。会众透过他们平时在礼仪内的对答﹑站立和跪下等一举一动,形成一体同声祈祷。形成一体并不代表教友因此丧失其独特个性,反而藉着合一更能够发掘和意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格。透过认真跟随这些动作和话语,教友内心会随着外在行为而有所改变,能更加投入弥撒四目的:钦崇天主﹑感谢天主﹑赎罪﹑求恩。

       教宗又提及静默在礼仪中的重要地位,因为礼仪内静默的部份往往象征着圣神在主导该部份。静默强调了圣神在礼仪内的临在。在忏悔经和讲道后的沉默之处,能给教友空间去痛悔自己的罪从而回头改过。如何默祷(文本及朗读)

       他又提示司铎在礼仪中要谦卑接受礼仪的培育,不要以为自己才是主人公,夺去耶稣基督在礼仪内的中心地位。司铎应让礼规和经书的祈祷文真正地进入他们,透过礼仪指定的一言一行,仿傚基督谦恭地献上祭献,让会众能藉由礼仪的庄严更深深地感受和参与圣祭的奥秘。他希望藉由上年颁布的《传统的守护者》,促使所有罗马教会的教友和司铎,最终都使用有教宗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二世认可的新礼仪书。因为这两位教宗的许可,证明了新礼弥撒忠信于《礼仪宪章》和梵二教长们所渴求的改革。即使各地教友会因此使用不同语言参与礼仪,但仍然会献上相同的祈祷,表达他们之间的合一。

       在本次牧函,教宗方济各探讨和反省该如何实践梵二提倡的礼仪指引。他引用梵二的《礼仪宪章》达14次之多。《礼仪宪章》是梵二第一份公布的文件,也是之后礼仪改革的地基。但很多时候平信徒都没有读过此宪章,没有能认识到梵二教长们对礼仪所抱的憧憬,礼仪应有的样貌。或者藉此机会,教友也可自行研读《礼仪宪章》,一览真正礼仪应有的元素,教友应有的态度,呼应教宗方济各的牧函和梵二教长,完整地、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礼仪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