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常年期第五主日 ——恶存在 — 但不会胜利

2024-02-01 17:56   意鸣子  阅读量:6648

乙年常年期第五主日 

恶存在 — 但不会胜利

大约于公元前2200年,埃及有一齣著名的剧名为:「绝望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这是一部独角戏,主角因个人的不幸悲剧而思虑自杀。「他承认,今天死亡在我面前的立场是为了治愈病人,如囚犯得到自由,像没药的香味,又像在凉爽的微风吹过的那天,坐在棕榈树下的乐趣。这是埃及文学的黎明时期,他们马上注意到的是人类的苦难。为什么人注定要受难呢?

以色列对这个难题的传统解答是「报应」说,如同约伯的朋友厄里法次所说:「哪有无辜者丧亡﹖哪有正直者消逝﹖照我所见:那播种邪恶的,必收邪恶;散布毒害的,必收毒害」(约4:7-8)。但是实际生活却完全颠覆了这种犹太传统观点,面对承受苦难的人,「报应」说明显表现出没有说服力及有挑衅性。

把罪过归咎于人,是指原罪的故事,同样是未能令人接受。还有「天主的教育」说,认为天主让人承受苦难,而人将变得成熟,这被称为「虐待狂神学」,由于那些人没有意识到恶的可怕和对无辜者的伤害。此外,谁说痛苦让人更加人性化呢?

对这种存在的呼声给予理论上的解释,相当于「给那些渴望飢饿的人们上了一堂关于食品卫生的课程」。耶稣面对痛苦,没有涉及关于痛苦的理论研究。他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对于存在的恶,不是去解释,而是去克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 :  

「当我们每次擦干一滴眼泪的时候,就是参与基督救恩的大业。」

 

读经一 (约7:1-4,6-7) 

约伯的故事发生在古代中东地区,作者假想的一个地方。主人翁 是天主的仆人,富有而幸福;可是遇上突如其来的灾祸,一夜之间失去了儿女、财产和健康,浑身上下长疮流脓,坐在灰土里用瓦片刮身。甚至他的妻子也厌恶他,冲着他大吼大叫:「你还保持你的完善吗﹖你倒不如诅咒天主,死了算了!」(约2:9)。

这只是序曲,故事接下来是一系列的争论,约伯和他四个来自特曼和东方智慧国度的朋友,关于约伯所承受苦难的原因展开讨论。

关于苦难问题,约伯与人类所有的智慧抗争,文章的锐利和激情在世界文学史上无有匹敌,击败所有的传统解释和理性思考,并且给予无情的嘲讽。

约伯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角色,像训道篇一样,一直被全世界喜爱。

今天的读经是他关于人类在世界上所处境况的一段著名反省。生命没有别的,就是痛苦。人被残酷地牺牲着,完全是个奴隶,得不到任何好处;是一个整天在别人的田地里从早忙到晚的僱工,承受炎热酷暑的太阳,焦灼地期待晚上的来临。 (2-3)

约伯甚至自认比奴隶更不幸,比僱工还可怜。他们在夜晚仍然可以休息,消解疲劳,而他即使在梦中也没有安慰。痛苦让他辗转反侧从傍晚到黎明。 (4)

改变状况的希望只是空想,时间过得很快,像风一样消失,而他在没有选择下悲伤地总结说:「我的眼再也见不到幸福」(6-8)。

为什么天主让他陷入如此绝望的境况呢?如果为他带来的只有痛苦和不幸,为什么要让他出生呢?约伯不是听天由命的人,他不要默默无语地承受苦难,他向天主倾诉他的痛苦,要求天主解释他的苦难和灾难的原因。他的呼叫几乎让我们震惊,这似乎是叛逆、亵渎,而不象是祈祷。

希伯来语为了指出「祈祷」这个概念有十三个词汇。属于三种循序渐进向天主祈祷的方式。最低的一级是语言祈祷,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从人心发出进入天主的心。第二级是呼叫,是更加有效的呼求。第三级是哭号,是向天主更加强烈的请求帮助。辣彼教导说:「没有眼泪敲不开的门」。圣咏作者也祈祷说:「上主,求你俯听我的祈祷,求你侧耳静听我的哀告,莫要作聋不听我的哭号」(咏39:13)。

面对恶,人没有义务听天由命,人可以而且应该为其丑闻而呼号,他有权利告诉天主,不明白为什么祂创造了热爱生命和喜乐的人,却把他们扔在痛苦和死亡之中。

约伯的祈祷是呼号和哭喊。为自己的痛苦呼叫、哭喊的人,就是在呼求天主,要求光明和力量!

 

读经二 (格前9:16-19,22-23)

对人最大的服务就是可以向他宣讲福音,天主的话可以改造人的思想和心灵,并赋予生机。认识到这个真理,有些人决定把自己全部的生命投入到这个使命中。可是生活的必品怎么来呢?

这个提问是合理的,耶稣曾经回答:「你们不要谋求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忧愁挂心,因为这一切都是世上的外邦人所寻求的,至于你们,你们的父知道你们需要这些。你们只要寻求他的国,这些自会加给你们」(路12:29-31)。弟子们的经验证实了老师的教导是可靠的:「我以前派遣你们的时候,没有带钱囊、口袋及鞋,你们缺少了什么没有﹖」他们说:「什么也没有缺」(路22:35)。

保禄在给格林多人写信的时候,重提这个问题,同时要求基督徒保障使徒的生活:「传福音的人,应靠福音而生活」(格前9:14);耶稣亲自教导:「工人自当有他的食物」(玛10:10)。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个原则却并不是很容易,因为人总是软弱的,常常可能滥用。有人可能利用这个权利为自己发财致富,享受特权,寻获舒适优越的生活。而且还有一个危险,教会团体的领导人可能真正的变成圣「职」工作者,对工作没有热情、慷慨,不是无私地热爱福传,而是当做一个工作,为了薪水。当有了这种态度的时候,即使这个人再善讲、有能力,也已经失去了可信度,因此耶稣嘱咐弟子们:「你们白白得到的,也要白白给予」(玛10:8) 。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保禄提出在某些环境下,福传人最好放弃让团体供养的权利。这种决定是在可能发生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为了薪水的情况时采用。

保禄自己和巴尔纳巴的方式是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福传的同时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不给任何人增加负担。

谁像保禄这样决定投身于福传,完全无偿,不依靠团体养活,那么应该获得什么报酬呢?没有别的 ,只有喜乐!。当意识到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为兄弟姐妹服务,帮助他们获得认识天主的喜乐,这就够了,不需要其它酬报。 (18)

保禄传福音不是为了获得报酬,而是为了服从内心无法压制的激情。信服自己所获得的恩赐的巨大和崇高,无法让自己独自享受,不得不与他人共享。

 

福音 (谷1:29-39)

面对恶的问题,有必要区分伦理恶和物理恶。对于伦理恶,负责任的是人,人可能犯下骇人的罪行。奥兹威辛事件不可能归罪于天主,而是人的恶性变态。可是问题仍然是开放的:天主能不能介入人类历史呢?如果能够,祂为什么不干预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提已是不承认天主的全能。 

真正的难题是恶的构成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自然灾害、遗传疾病、死亡,人对它们都无能为力。为什么天主允许这些悲剧发生呢?人们常常会对信徒说:「告诉你的天主这是不可能的。或是祂对坏事没有一点办法,还是天主本身是坏。」在今天的福音读经中,耶稣面对恶,他没有寻求及给予任何的神学解释,他没有问为什么世界上存在着不幸、疾病和痛苦。面对痛苦,把罪过归罪于天主或者人都没有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和受难者及挣札者站在一起,共同努力,对抗恶。 

马尔谷通过三个场景,介绍耶稣这位解放者的介入。

第一个是治愈伯多禄的岳母(29-31)。经文中没有特别指明她患的是甚么病,只是告诉我们她发烧躺在床上。耶稣走近她,拉起她的手,扶她起来;她就站了起来,并且可以给耶稣和他的弟子们做饭了。

叙述非常简明,这是关于耶稣行奇迹的故事中最简短的一个,但是每一个动作都很有意义,马尔谷所提供的,可用来做教理讲授。

首先是弟子们的态度,面对困难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做了最明智的选择:去告诉耶稣。这就是弟子们被邀请做的是:在着手解决一个问题之前,在回答和给出答案之前,在处理混乱棘手的问题之前,应该先「与耶稣谈谈」,和耶稣详细讨论。只有这样才会有能力认清每一种疾病,不论是伦理的还是物理的,以耶稣的眼光和他面对痛苦的感受,靠他话语的力量进行治愈。如果不是先祈祷,就试图治愈人的发烧,不仅不能治愈疾病,反而可能被传染。

然后 ,另一个重要的细节:当他们对耶稣说关于这位患病的妇女时,耶稣没有离开,逃离或躲避,而是主动接近她。 门徒也不能忽视阻止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他们不能疏远自己,假装不看,等待别人解决问题。 谁认同了师父的思想感情,就使自己成为那些非人道境况下生活的受害者的邻居。

耶稣不是离她很远,而是拉起她的手,扶她起来。作者不是简单的纪实,而是要指出神圣力量的传递和救恩的给予方式。马尔谷用的希腊词汇是egéiro,在福音中是用来指「复活」,从死亡中起来,从「没有生命」的状态起来。病人躺在床上,没有活动能力,被高烧「囚禁」,代表着被恶囚禁的人类。耶稣靠近我们,把我们带入生命。

基督徒被邀请重复老师的这个动作。

奇迹的事件都是以表现出完全治愈来结束。在众目睽睽之下,瘫子起来,拿起自己的床走了;瞎子说明自己确确实实看清楚了;雅依洛死去的女儿复活了而开始吃饭。伯多禄的岳母也确实痊愈了,她开始服务耶稣及其门徒。谁被基督重新站起来的标志特征是:服务弟兄。在此之前,治愈从未发生或仍未完全。

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耶稣曾经居住过的这个房子,它已经被第一世纪的基督徒改为聚会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庆祝感恩祭,这件圣事赋予在信仰中领受的人站起来的能力,并且永远保持准备好帮助兄弟姐妹。

第二个场景(32-34),耶稣治愈各种各样疾病。安息日,人们都遵守规矩,不远行,不拿重东西,不治病;直到晚上开始第二天, 人们都带着他们的病人往耶稣这里聚集,放在伯多禄家门前。他们都知道在这家可以遇到有能力治愈病人的人。

耶稣治愈了许多人,但是并不想扩大人们对他的这种认识,不想让人们误会他的身份和使命。他不是一个游走乡医,他的目标是指出新世界的标志,指示给弟子们他们被召叫要开展的工作。

在耶稣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天主对于恶的回答。

天主对于人类痛苦的呼叫不是无动于衷的,冷漠无情的天主是哲学家发明出来的。圣经中的天主要求:「不要远离流泪的人们」(德7:34),祂「与哭泣的人一同哭泣」(罗12:15),因为祂与人一同受难、受苦、哭泣、感动,祂与母亲一起感受,分担我们人间的境况,站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奋斗对抗邪恶,同时教导我们创造机会建设爱的环境。

读经的最后一部分(35-39),我们看到耶稣在祈祷。

以色列人有不同的祈祷方式。团体祈祷都是歌颂赞美天主,开始时都是「愿上主受赞美」。个人祈祷反而很相似自己,有衷心的祈祷、有抱怨、有痛苦的呼喊,有求助的呼唤等等。赞美诗集中有很多这样的祈祷。

安息日早晨,耶稣与团体在会堂祈祷;第二天,黎明还没有到的时候,他就从家里出来,独自上了山,在宁静的夜色中向天父作个人祈祷。

就是在这个与天父的单独祈祷中,他获得了面对人间痛苦的光。

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穷人总和你们在一起」(若12:8)。世界上如果没有了悲剧、不安、疾病、死亡,就不再是现实世界了。祈祷不是让我们逃脱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不是天真地请求奇迹,而是与天主相遇,因为祂帮助我们像祂一样看到人,以及他们的困难。

这并不容易明白奇迹是「记号」,是指向新世界;奇迹常常被误认为力量的展示,是天主对某些人的特殊照顾。甚至宗徒们对耶稣的治愈奇迹也有过这种想法,他们没有理解信息。在早上,他们在路上寻找到耶稣,对他说:「众人都找你呢。」(36)

他们寻找耶稣是对的,但是寻找的原因错了。他们希望他继续行奇迹,试图为了实现他们的梦想,为了获得群众的拥护,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耶稣当做工具。他们还没有接受应该担负的责任,没有去执行等待他们开展的工作。

耶稣拒绝卷入他们的计划,而是邀请他们「到别的地方去」,跟随他走遍所有的村庄,为了在各地实践他在葛法翁做的事情。

天主不打算代替人类,祂用话语光照人,以祂自己的临在陪伴人,但是他希望人类自己与恶斗争,战胜恶。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