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凡人|以相称于圣言之爱的生活来赞美天主

2018-03-06 07:03   陈开华神父  阅读量:5075
文/陈开华神父
打开的福音书,宛如耶稣张开的手臂,于是,爱的耶稣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向我发出邀请,并投注爱的注视。读主言,入主心!耶稣相信我做得到这一点。耶稣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乙年四旬期第三周,出廿1-17;格前一22-25;若二13-25
基督徒读经很容易坠入一个陷阱,以为福音叙事是历史陈述。殊不知,四福音均是基督徒团体承受自宗徒们亲历事件的信仰反省。正是建基于mimnēskō(想起)耶稣之所言所行的基础上,基督徒的pisteuō(相信)方才具备了重塑生命的深刻内涵:将历史中的耶稣事件,引申为自己的心灵事件,借此,来理解自己的人生,并获得前进的动力。那充满天国之爱的行动力。
 
若二17,22,十二16共计3次提及mimnēskō,并且用的是被动时态,因此,圣史或者基督徒团体「想起」耶稣曾经说过的话,或者因着耶稣事件,「想起」旧约关于默西亚的预言,获得了诠释「耶稣事件」的全新灵感。于是,天国门徒就跃入「耶稣事件」之中,活化福音叙事。
 
同时,这样一个经验还具有团体性,意即教会性。伯后三2,犹一17不同的新约作品均在鼓励基督徒「想起」耶稣之所言所行,藉此,深入自己的基督信仰之中。因此,「想起」耶稣事件或者耶稣言行,成了天国门徒的一个普遍经验。藉着印证彼此的「耶稣感」,天国门徒进而获致团体性的共识。在同一基督内,他们互为肢体,彼此属于;他们 携手合作,愈显主荣!
 
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洁净圣殿事件」就很清楚了。对观福音强调这件事发生在耶稣荣进耶路撒冷之后(玛廿一12-13;谷十15-17;路十九45-48),而《若》则将之置于耶稣公开生活的开端。到底发生在何时?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永远是一个谜。学者们的研究也基于或然性判断。然而,如何将之视为一个「因想起而相信」的福音事件,那就很容易解释了。
 
尽管说福音事件建基于事实上面,但是,不同的宗徒传承之间的差异,展示了人性的限度,耶稣复活升天之后三、四十年间成书的福音书作品,绝对不可能还原历史事件,但是,存在着若干个基督徒团体这却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一个团体均相信耶稣是主,他们也相信旧约关于耶稣的预言。由此,他们相信耶稣深爱着天主子民,为了成就他们的救恩,他完全地耗尽了自己(若二17);以圣殿作为隐喻,耶稣说自己死亡之后将要复活,圣殿成为他身体的象征(二22)。而若十二17讲得更透彻,耶稣的追随者只有在复活事件的光照之下,才能够获得对于耶稣言行的真正理解。这样,就相当有力地证实了我们上面的观察:相信耶稣事件,乃是相信自己被耶稣所深爱着的灵性洞察。在这个意义上,就不难理解若二23-24中这几句令人略感困惑的经文了。
 
许多人看见耶稣的神迹,便信从了他。这是《若》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然而,耶稣却「不相信」(ouk episteuen auton)他们。耶稣认为,他们的信从停留在表象上面。随后,《若》六章当中,证实了这一点。深受「增饼奇迹」鼓舞的群众,在听了「生命之粮的言论」之后,认为耶稣的这些话太过生硬,选择了离开。最终,留下来的寥寥无几(若六60,66-67);最后,十二人之中的犹达斯也走了(六70-71,十三30)。后来,保禄针对犹太人迷信奇迹的态度,作出过相当严厉的批评(格前一22)。相反,耶稣「认识众人」,「他认识在人心里有什么」。耶稣没有批评,他选择等待,并尊重人们的来去自由。这是圣史对于「相信」内涵所作的更深入剖析。
 
面对耶稣,很多人相信他。然而,可能是浅信,并没有触碰生命。今日亦然,人们会带着自己判断事物的标准来到耶稣面前,并且在成为基督徒许久之后,他们还是依然故我。这种相信耶稣的态度,是一个无法和耶稣建立亲密关系的相信,是一个无法让自己跃入福音事件的相信。如此,人们还是让自己停留在福音的文字上面,停留在天国之外。尽管,他早就置身天国。宛如「仁慈父亲和两个儿子的比喻」中的长子,天天与父亲在一起,父亲之所有,均属于他,但是,他感受不到,他永远觉得自己是外人。原来他的心和弟弟一样在外面流浪(路十五12-32)。是的,不进入文字后面的逻辑空间,那就无法享受文学作品的审美愉悦;不进入福音事件,那就永远在字面意义上打转。不得其门而入,如何登堂入室于天国的荣耀之美?
 
时时刻刻「想起」耶稣,让圣言之爱涵养我的意识,滋润我的心灵!藉此,我的时空观念遂与福音事件中的时空观念叠合为一。耶稣深信我能够抵达这一目标,他不是早就透过自己的身体----教会----将福音书交给我了吗?打开的福音书,宛如耶稣张开的手臂,于是,爱的耶稣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向我发出邀请,并投注爱的注视。读主言,入主心!耶稣相信我做得到这一点。耶稣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和所有候洗者一起准备我自己,发扬天主所赐的这颗智慧和受教的心。在圣言内,学习以相称于圣言之爱的生活来赞美天主!
 
文章来自陈开华神父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讲道提示(2018.3.4.)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