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神父频道|圣周五——诉说“爱”的十字架

2022-04-15 21:19   品一口茶  阅读量:14298

 

今天是圣周五,这是一个既黑暗又光明的日子。教会在今天不举行弥撒,只举行纪念救主受难礼。今天礼仪的第一篇读经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这是歌咏上主受苦的仆人的诗歌,是一篇极为美好的预言。第二篇读经选自《希伯来书》,叫我们记住基督以大声哀嚎和眼泪向天父献上了祈祷和恳求。福音则选自《若望福音》的基督苦难史,在若望笔下,这苦难史不是悲哀的叙述,而是彰显耶稣爱人到底的光荣记载。

 

在整个救恩事件中,基督的苦难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但却不是孤立的事件,只有把苦难圣死放到整个逾越庆典中去看才能较为完整地体现出其伟大的意义来。事实上,在宗徒时代,教会就非孤立地纪念基督的苦难。初期教会没有圣周的概念,他们在复活前的星期六晚上开始守夜,在第二天主日凌晨之前完成宣读耶稣受难史,然后宣读他的复活事迹,接着举行兄弟式的宴会以及掰饼礼,也就是说,从受难到复活是在同一个仪式中举行的。圣周的概念萌芽于中世纪,但那种将耶稣的苦难与复活分开纪念的方法却是礼仪倾向默想耶稣的苦难,而对敬礼整个逾越奥迹的意识逐渐减弱,单纯举行有关苦难的礼仪固然可以激发信众与痛苦的激情,令人对耶稣的痛苦动容,但却冲淡了对他天主子身份的关注。我们今天的圣周三庆典礼仪是1951年比约十二世对圣周礼仪进行重大革新的结果。

 

我们注意到,教会已将这三天的庆典围绕着一个主题来纪念,这三天庆典的全称为“逾越节三庆典”。顾名思义,一个完整的逾越节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的。首先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建立圣体圣事和圣秩圣事,并留下了爱的诫命;然后是圣周五的受难,最后是在圣周六的守夜礼中迎来耶稣的复活。从礼仪的安排上来看,这个观念色彩也是相当明显的,圣周四的礼仪有头无尾,圣周五的礼仪无头无尾,圣周六的礼仪无头有尾,合起来看就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礼仪。这正与路24:26所说的相吻合: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才进入他的光荣吗?

 

但即便如此,圣周三庆典也不是孤立的,它是降生的天主子一生的高光时刻,这高光时刻仍与他的一生紧相联系。耶稣受洗事件是耶稣一生的缩影,同时也包含了对他苦难与复活的预示:耶稣夹杂在罪人中间来到约旦河边,寓示着天主子道成人身,与罪人为伍;面对他要求接受洗礼的要求,若翰惊恐地加以拒绝,但他说:“你暂且容许吧!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在整个旧约时代,“义”是以民对梅瑟法律的回答,即全心接受上主,背负起上主国度的轭。若翰的洗礼明显不在梅瑟法律的范围内,但耶稣却以这句话来肯定它,以表示他对天主毫无保留地接受的意愿,以及他服从地接受自己的轭。

 

受洗之人带着自己的罪步入约旦河中,然后痛悔己罪;圣洁无罪的耶稣也如同他们一般步入约旦河中,他背负的是全人类的罪;受洗的过程中,他无罪可悔,路加告诉我们,耶稣以祈祷来接受洗礼,这让我们想起,他在十字架上为钉死他的人求父宽恕。谁是钉死他的人?你我皆是!没入水中象征的是死亡,从水里站起来象征的是复活,受洗之后天开了,象征的是他的苦难与复活为人类重开了天门。

 

所以只有将基督的苦难植入圣周三庆典,乃至与他的一生联系起来看,我们才能完整地了解借着十字架的苦难天父对人类那无边且永恒的大爱!基督的苦难是今天的核心事件,但天主对人类的爱才是今天的核心主题。关于这点,保禄宗徒以廖廖百来个字经典地总结了耶稣的一生,以及天父高举耶稣的理由:“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并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为此,天主极其举扬他,赐给了他一个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听到耶稣的名字,无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无不明认耶稣基督是主,以光荣天主圣父。”(26~11

 

我们有时会问:“耶稣为什么一定要借着受苦受难来拯救人类?他可以不经历苦难与死亡来拯救人类吗?”很显然的,这完全是一种人的思维,它假定了降生救赎是亚当厄娃犯罪导致创造失败之后的补救方法,但事实是救赎先于创造,它是天主永恒计划的一部分。因为一切为天主而言都是“现实”,在天主内没有时间,没有先后,所以当然谈不上补救。换言之,在天主全知的计划中,降生救赎是在创世之前早就预定好了的:“因为他于创世以前,在基督内已拣选了我们,为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瑕疵的;又由于爱,按照自己旨意的决定,预定了我们借着耶稣基督获得义子的名分,而归于他”(弗1:4~5)

 

可见天主不仅预定了救赎,且从一开始就预定了十字架的救赎。十字架一早就出现在天主于创世之前的计划中,它绝对不是人回应不恰当,或为赔补天主公义所受的严重伤害的结果。十字架的救赎先于创造的预定肯定了天主创造人类是为了爱,而不是为了惩罚。

 

根本性地说,十字架是为了爱。十字架诉说着天主的爱,而不是天主的公义或惩罚。保禄宗徒多次把十字架和爱相连起来: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了天主怎样爱我们。”(罗5:8)“所以,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我现今在肉身内生活,是生活在对天主子的信仰内;他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迦2:20)倘若基督被钉十字架只展现他的苦难而不诉说天主对人类的爱的话,那基督被钉十字架与我们有何关系?基督被钉十字架为我们而言与观看一部悲惨至极的电影又有何区别?基督的苦难不是为了激起我们对他的同情心,天主是不需要我们同情的,他的苦难应该激起的是我们辜恩负爱的愧疚之心与悔改之情,进而迸发出对天主大爱的感激之情。正如耶稣走苦路遇到一群热心妇女为他的惨状而痛哭时,耶稣转身向她们说:“耶路撒冷女子!你们不要哭我,但应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路23:28)

 

在天主的预定中为什么要有圣子降生?为什么要通过十字架来实现救赎?

 

圣子降生是为救赎人类,人类需要救赎是因为陷入了罪恶之中。

 

首先,人是受造物,是天主所创造的,通过创造自由之人,天主在人身上铭刻下自己的肖像和模样,也使人相似天主。天主创造了自由之人,使人得以通过恩典与天主建立友谊,并分享天主的生命,人通过自由抉择依赖天主而达到自我实现,人的自我实现能力绝不会被人对天主的依赖所压制。

 

其次,人彻底误解了天主赋予他的自由,因而将自由无限绝对化并妄用之。人想要得到一切、想要无所不能,从而忘记他是有限的受造物,他就声称要成为神。“你们……将如同天主一样”,(创3:5)蛇的话揭示了对人的诱惑的本质;这句话隐藏着对“人的自由”意义的颠倒。这就是罪的深刻本质:人拒绝真理,并把自己的意志置于其上,由于企图摆脱天主、自己成为神,人欺骗并毁灭了自己,人从自身中异化了。

 

因为犯罪,人欺骗自己并与真实的自我相疏离,寻求完全的自主和自足,人拒绝了天主,也拒绝了自身。由于拒绝或企图拒绝作为人的元始和终末的天主,人类极度扰乱了自身的、社会的、甚至是肉眼可见的受造界的秩序和内在平衡。因此罪的根源在于轻视天主,它伴随着一种渴望,即仆人渴望逃离他所依赖的主人,或更多是孩子渴望逃离父亲,人通过犯罪而企图脱离天主,可事实上却使自己成了奴隶。这一点在那个著名的“荡子回头”比喻中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罪恶的根源在于人忘了自己身为受造物的身份,妄用天主赋予的自由,在骄傲、拒绝服从中破坏了天主创造人的原始秩序。(在希腊原文中,“罪”即箭偏离了靶心),自然的,救赎的核心就是在于恢复人在爱中对天主的谦卑与服从。

 

基督来了,他的一生不断地重复并升华着他在爱中对父的谦卑与服从。他说“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若4:34)“子不能由自己作什么,他看见父作什么,才能作什么;凡父所作的,子也照样作。(若5:19)这份在爱中对父的谦卑与服从在十字架上达到了高峰!

 

“你们要作我的百姓,我作你们的天主”(则36:28)一句虽然是出现在《厄则克尔先知书》中,但它却是新旧约共同的天人盟约宣言。耶肋米亚先知给我们描述了订立盟约的方式:剖开牛犊,分成两半,人从两半中间走过。(参耶34:18)意味着若有人违背以血订立的盟约,他将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天主永远是忠信的:“如果我们不忠信,他仍然是忠信的,因为他不能否定自己。”(弟后2:13)人犯罪对抗天主是人单方面地撕毁了天人盟约,人为得救,需要恢复被自己撕毁的盟约,为恢复这被撕毁的盟约,人需要付出血的赎价。但纵然人付出血的赎价,这赎价又怎能与背叛之罪相等价?人而天主的耶稣基督替人类向天父献上了这份相称的赎价,这份赎价对天主而言是公义,但对人而言却是爱的恩赐!

 

十字架上诉说的爱不但一次而竞全功地救赎了全人类,恢复了被人类所破坏的原始秩序,它甚至还为被救赎后仍要继续反抗的人类提供着神圣的支援!倘若没有十字架的救赎,人类如何能明白自己的罪行导致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一经苦难,软弱善变的人又如何能一如既往地坚信天主对自己的爱?这一切都将借着瞻仰十字架而找到完美的答案。所以说,十字架的爱不但是救赎的爱,而且还是无微不至的爱!它全方位地兼顾着我们的软弱并全方面地提供支援。

 

受难的序幕刚刚拉开,茹达斯以亲吻礼出卖了耶稣,这是多么的讽刺,又是多么的写实呀!我们对天主的背叛何尝不是以“亲吻礼”进行的?“你们找谁?”“纳匝肋人耶稣。”一声“我就是”,那些兵士们齐齐倒退,跌倒在地。阶下囚已以凯旋者的姿态出现!苦难结束之前一声“完成了”就低下头,交付了灵魂,正与此场面首尾呼应。“交付了灵魂”如果按希腊原文字面意思来理解,则有“交出了神”意即“赐下圣神”之意。这一切都诉说着苦难与死亡都是自愿的、选择性的、有目的性的:“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若10:18)

 

“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面对天主的这份大爱,我们应该如何回应?我们可以尝试着从若望与圣母身上得到答案。

 

“耶稣看见母亲,又看见他所爱的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然后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家里。”(若19:26~27)临断气之前,耶稣将若望与圣母作了相互的交托,圣史说“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家里”,此处的希腊原文“idia”的意思并非“家”,而是“属于自己的”之意,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同若望一样,将圣母接到“属于自己的一切”,即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这是一份信、望、爱三德的选择。

 

那么,我们如何将圣母接到“属于自己的一切”呢?天使报喜之时,圣母以信德和服从接受了天父赐给她的儿子,在十字架下,圣母同样地以信德和服从将耶稣还给了天父,因为她爱天父以及衪的旨意胜过她与耶稣的母子情。这份爱的信德与服从伴随着圣母的一生,从未间断过。换言之,圣母拥有着对天父从未间断的信赖与服从之爱。我们效法若望将圣母接到“属于自己的一切”,正是以玛利亚为母亲,效法她从不间断的信赖与服从之爱,接受基督洞开的肋旁流下的血和水的浇灌,成为一个“十字架下的新人”!

 

正是因为十字架诉说着基督对天父的爱与天主对我们的爱,所以我们的生命绝无对十字架避而不谈的可能。当我们的生命面临艰难的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瞻仰十字架,从贬抑自己,听命至死的基督身上找到成圣的途径——谦卑与服从。幸运的罪过啊!你竟然为人类赚得了如此伟大的救主!

 

已有0人赞赏